News Center
發布時間:06-28-2021
日前,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2021中國汽車論壇上,業內專家、學者、企業高管就“主流車企‘十四五’發展戰略”進行了深入討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指出,未來五年,中國汽車產業仍會保持穩定增長,初步預判到2025年汽車產銷應該超過或實現3000萬輛,在這樣的規模效應下,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2025年在新車中的占比將超過20%。
與此同時,在“雙碳”發展戰略、新四化、股比放開、消費升級等因素作用下,汽車產業將進入新的競爭格局,而傳統車企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為此,主流車企在“十四五”期間均制定了更為詳細的發展目標,其中,一汽、上汽、北汽、長安等主流車企的“十四五”規劃備受業內關注。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戰略管理部總經理柳長慶指出,“十四五”期間,一汽的目標是營收過萬億,紅旗品牌銷量過百萬輛,自主品牌超過200萬輛,新能源車超過100萬輛。為實現這一目標,一汽將重點圍繞自主品牌躍遷成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等進行布局。除了紅旗品牌力爭在2025年銷售超過百萬輛外,解放品牌也將爭取在載重汽車領域保持國內領先優勢;奔騰品牌加速調整,力爭2025年銷量超過60萬輛。
上汽集團在“十四五”期間將重點圍繞“一切從用戶出發,讓創新更具價值”這一目標實施系列創新舉措。據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規劃部總經理潘吉明介紹,目前,汽車產業的用戶群體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主流用戶群體呈現出“年輕化、圈層化、多元化”的新特征,正是因為這一變化,傳統汽車B TO B的營銷模式將面臨重大挑戰,因為市場變得越來越細分,對營銷的要求也越來越精準,因此傳統車企必須全面增強 TO C的業務能力。
不久前,上汽集團發布了新的LOGO,新LOGO傳遞的信息是上汽在轉變。“我們正在全力進入新賽道,從觀念到業務模式和組織架構上都要全面面向用戶。”潘吉明指出。以“用戶”為出發點,上汽集團在“十四五”期間要做到“四個轉變”。
一是品牌結構從合資為主向自主與合資共同發展,且自主品牌在全球銷量的占比要超過50%;二是產品結構從傳統汽車向電動智能網聯升級發展;三是市場機構從國內為主向深耕國內與擴展海外并重;四是業務機構從制造為主向制造業與服務業并舉轉型發展。
北汽集團在“十四五”期間,重點圍繞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后市場、高端人才戰略等方面進行布局。據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夕勇介紹,北汽集團以全面新能源化戰略為引領,推進“純電、混動、氫燃料”多技術路線并舉;同時,在智能網聯方面加快“軟件定義汽車”的速度,建立軟件自研體系,落地整車OTA項目。
作為三大央企之一的長安汽車目前開啟了第三次創新。據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戰略規劃部總經理余成龍介紹,自長安啟動第三次創新創業以來,品牌勢能不斷提升,乘用車品牌用戶喜好度提升了3.3%,產品均價提升了34%。“十四五”期間,長安將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并希望到2030年銷量達到500萬輛,其中長安系品牌銷量達到350萬輛。為此,長安將繼續推進“北斗天樞”計劃和“香格里拉”計劃,同時加大向數字化方向轉型,構建全新商業模式。
當前,汽車產業正在向新四化深度變革,其中,電氣化已經成為“新四化”的基礎和關鍵,也是智能網聯最合適的載體。接下來,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智能網聯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點,業內認為,“十四五”對智能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五年。主流車企的“十四五”規劃布局大都圍繞新四化展開,未來,隨著技術的進入和軟件定義汽車的加速推進,自主品牌有望憑借智能網聯完成向上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