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發布時間:04-21-2020
近日,IHS Markit對北美、歐洲和亞洲共140家汽車制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其中30%為OEM,70%為供應商)展開了一項調查,以評估疫情對公司研發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今年全球汽車行業的平均研發預算將削減13%,其中在先進技術上的研究投入將削減17%;2021年,全球汽車行業的平均研發預算將減少8%,其中在先進技術上的研究投入將減少12%。
(圖片來源:IHS Markit)
疫情對研發投入的影響會持續多久?
毫無疑問,疫情的爆發會對車企和供應商的研發投入造成干擾,不同的是干擾程度和持續的時間。大多數參與調查的企業顯示,疫情對該領域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未來一年。有趣的是,28%的企業認為疫情將影響未來一年的營收狀況,而只有20%的企業表示其未來一年研發狀況將受到影響。這表明,盡管2021年的營收前景不甚樂觀,但部分車企和供應商不得不保持研發投資水平。
(圖片來源:IHS Markit)
亞洲(特別是中國)的企業表示,疫情將對汽車業研發投入有著長期的影響(超過3年);而大多數北美的企業則表示影響在三個月內即會消失。OEM的態度更為樂觀,較高比例的OEM認為疫情對研發投入的影響只有三個月或者更少。
(圖片來源:IHS Markit)
車企和供應商推遲部署新技術 電動化技術受影響最大
疫情對企業收入造成的損失不可避免地會對公司的項目預算產生影響,約92%的受訪企業都表示公司的研發預算可能會因此縮減,這可能會導致公司采取一系列成本控制措施。
在研發投入方面,車企可能會推遲新技術的部署,一些成熟的技術項目可能會推遲6個月,而早期項目有可能會推遲一年甚至更久,某些早期研發項目還可能被完全取消。IHS Markit分析師Matteo Fini表示,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計劃將重點放在能夠快速獲得投資回報的項目上。那些需要6到7年才能產生收入的項目現在不是最優先考慮的事項。一些公司甚至意識到,某些類型的產品和技術的客戶群在未來幾年內可能都不會存在。例如,L3級及以上的自動駕駛技術的部署將受到影響,因為它們無法立即帶來收益。
不過,調查顯示,25%的汽車制造商和19%的零部件供應商預計電池、牽引電機和電子電力等電動移動出行技術將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領域,這一結果似乎與人們期望放寬燃油經濟性法規和二氧化碳排放法規(尤其是在歐洲)有關。
研發投入不會停滯 行業整合趨勢進一步加速
由于全球一些核心市場的汽車銷售近乎停滯,現金流逐漸枯竭,再加上汽車需求在短期內恢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全球汽車制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正尋求通過保留現金和其他非關鍵支出來提振財務狀況,因此中短期內可能會對技術的研究投資重點以及部署進行調整。
但IHS Markit認為,企業在電動移動出行、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方面的持續研發投資不太可能因為疫情就消失。相反,疫情帶來的影響可能會推動更多企業探索并購機會,主要是因為疫情下風險投資資金大幅萎縮,一些在進入市場時就舉步維艱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可能無法生存,在激光雷達開發和自動駕駛軟件領域也有許多初創企業將消失。而對可能受益于國家援助的大集團來說,這是兼并收購的好機會。所以,在疫情之前就已出現的行業整合趨勢,疫情之后會進一步加速。